導讀
前段時間給我的“老爺機”升級了電腦配置,今天就來講一講我對電腦配置的一些心得,保準你去電腦城不給騙,還能在萌妹子需要買電腦時,你拍著胸口說“妹砸,放心!這事包在我身上,保準既好用又便宜?!北疚恼旅嫦驈V大裝機用戶,所以盡可能避免了專業術語和行業黑話,同時電腦硬件知識繁雜,文章是基于小高個人的經驗理解,不排除會有不正確的地方,文章僅做參考。好,今天我是你們的裝機師傅。
了解硬件
在選購電腦硬件時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型號和參數,通過這些數據可以初步判斷一個電腦硬件的好壞。下面以市場占有率大的品牌為例,講一講電腦各部位硬件的入門知識。
一、處理器 CPU

1,目前市場上主要有英特爾和AMD兩個品牌,而英特爾在市場上有著絕對統治的地位。處理器名稱后面通常在還會跟有一個類似3.50Ghz的參數,代表的是處理器的主頻,通常情況下主頻越高性能就越好,但不是判斷好壞的唯一標準。
2,英特爾處理器中的賽揚家族和凌動家族產品過于老舊,已被市場淘汰,不建議購買,奔騰家族產品目前在低端處理器中還占有一定的市場。至強家族定位是服務器處理器,特點是多核多線程,大緩存,低主頻,但同時又有少核小緩存高主頻的產品用于桌面級家用。家用處理器只推薦選購酷睿家族產品,具體選i幾就要看你的預算了。
3、處理器分為臺式CPU和筆記本CPU,受技術限制,一般來說臺式CPU的性能要遠高于筆記本CPU,筆記本CPU產品名稱后面會跟有M這樣的后綴,K后綴可用于超頻,臺式CPU的低功耗版本意義不大,筆記本CPU的U和Y后綴用于超極本等輕薄的筆記本,為的是提升續航所進行了性能縮水,有兩個字母后綴的是后綴的組合,比如M是移動版,X是至尊版,那么XM就是移動至尊版了。
4、處理器一般會以盒裝CPU和散裝CPU這兩種形式出售,散裝和盒裝CPU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在質量上不存在優劣的問題,盒裝CPU自帶散熱器官保三年,而散裝CPU沒有散熱器店保一年,但散裝CPU的價格要比盒裝CPU便宜很多。事實上,CPU沒有正品和山寨的區別,因為CPU這種高技術密集型的產品是沒有辦法山寨的,同時CPU也不存在保修的概念,保修就等于是保換。
5、比較兩款CPU的好壞可以在CPU名稱中就能得出結論,但如果想要知道具體差別有多大的話,可以到CPUBOSS這個網站進行跑分比較,還可以通過喜聞樂聞的 “天梯圖” 來比較,更加詳細的天梯圖推薦百度筆記本吧做的 桌面CPU天梯圖 和 筆記本CPU天梯圖,用的是百分比的方式來比較。軟件測試推薦用家喻戶曉的CPUZ。
二、內存 RAM

1、內存全稱是隨機存取存儲器,英文叫RAM,全稱為Random Access Memory,內存是CPU能直接讀取和寫入數據的地方,是數據的中轉站。內存速度極快,一個程序運行時,電腦會把這個程序運行所需要的數據全部放到內存里去。就好比我們吃飯時,不是直接拿著電飯鍋吃而是用碗裝著吃一樣。
2、內存的好壞也決定了電腦運行的質量,內存的頻率一般都差不多,大多是1600,影響內存最重要的還是內存的總容量大小。使用大內存可以讓電腦運行更加暢,比如你可以同時開啟多個程序而不會覺得卡頓,程序之間的切換速度也更快,也不用為了節省內存而關閉這個效果,優化那個設置。同時32位系統的最大內存使用量為2.9Gb,即使你裝了16Gb的內存,能夠用得上的內存也只有2.9Gb而已,所以推薦使用64位操作系統。
3、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我的電腦內存500G”,這明顯是不正確的說法,內存是內存,硬盤是硬盤,內存和硬盤的區別我們還可以用上面說的“我們吃飯不是直接拿著電飯鍋吃而是用碗裝著吃”來類比。
三 、硬盤 Disk

1、硬盤,是電腦數據的存儲器,儲存都電腦中的所有文件,包括電腦系統本身。市面上主要有機械硬盤 (HDD) 和固態硬盤 (SSD) 兩種硬盤,在不特指的情況下,我們常說的硬盤指的就是機械硬盤。簡單地說,機械硬盤存儲數據用的是磁碟,固態硬盤存儲數據用的是芯片。固態硬盤有著機械硬盤無可比擬的讀寫速度,而機械硬盤具有文件誤刪可恢復的特性。
2、機械硬盤因使用高速轉動的盤片和磁頭來回尋道讀寫數據的原理,所以機械硬盤使用時間長了之后會出現不同程序的磨損導致出現物理壞道,而物理壞道是不可修復的。出現物理壞道通常會有一些“征兆”,比如有時電腦特別的卡,鼠標移動像幻燈片一樣,有時還會莫名其妙的藍屏死機,根據個人的使用頻率,我的經驗是一般5年左右就需要更換機械硬盤了。應對機械硬盤損傷,我們需要避免高強度震動,避免頻繁跳電,直接拔電源,不要強行關機,而應使用系統的關機按鈕,也不要高強度長時間的使用電腦。
3、機械硬盤具有文件誤刪可恢復的特性。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在復制文件的時候速度很慢,而如果要是刪除文件的話速度則非常快,其原因并不是文件真正地被刪除,而只是被標記為刪除,被刪除文件所處的位置在沒有被其他文件覆蓋前,可能通過數據恢復軟件找回,數據恢復公司使用的也是同樣的方法。所以當我們在誤刪文件后就應該立即停止操作,因為文件占用的位置可能被覆蓋,覆蓋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4、固態硬盤采用閃存顆粒芯片,相比機械硬盤有更加輕薄的機身和更好的抗震力,沒有機械傳動機構,所以固態硬盤壽命非常長,一般都在20年以上,通常都是電腦比固態硬盤先掛。當然,不同的固態硬盤之間的性能還是有差距的,有壽命最長價格最貴的SLC閃存顆粒,有壽命和價格居中的MLC閃存顆粒,也有壽命最短價格最低的TLC閃存顆粒。對比兩塊固態硬盤的差距可以到網站 SSDBOSS 上查詢,也可以使用百度顯卡吧制作的固態硬盤天梯圖來對比,軟件推薦使用軟件 AS SSD Benchmark 來查詢。
5、事實上,我們使用電腦的本質就是不斷讀寫電腦里各種文件的過程,硬盤數據讀寫的快慢影響著電腦操作的流暢程度。我們常說電腦開機慢,打開軟件時間特別久,不是因為電腦的配置不好,而是硬盤的讀寫速度跟不上,使用固態硬盤對于使用電腦的流暢程度有著極大的提升。比較通行的做法是采用SSD+HDD的混合方案,SSD用于系統和軟件的存儲,HHD用于資料的存儲。不管HHD還是SSD,只推薦選購一線的品牌,同時只在推薦在官網店或者官方授權店買,幾百塊的換來的是電腦數據在安全穩定。
四、顯卡 GPU

1、顯卡是電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的作用是協助CPU,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比如我們玩游戲時,CPU負責計算怪物的血量,顯卡負責渲染你與怪物搏斗時的場景,分工合作這樣就減輕了CPU的負擔。
2、一張顯卡由GPU,風扇,電容等部件組成,其核心部件是GPU(顯示核心),是顯卡的心臟,相當于CPU在電腦中的作用?,F在的GPU生產公司只有兩家:NVIDIA和AMD,這兩家公司在生產出一塊GPU之后會對其進行命名,比如GTX960、GTX970、GTX1080Ti等,再交付給下游的顯卡制造商(比如影馳,七彩虹)去組裝成顯卡,這類顯卡被稱之為“非公版顯卡”,在出售時會在“顯示核心型號”前加上自己廠商的名稱作為前綴用于和其他廠商進行區分。
3、顯卡制造商還根據制作工藝的不同在商品名稱后面加入后綴以表示該款顯卡的定位。以影馳為例,“黑將”等將軍團后綴是入門級顯卡,“Gamer”為發燒級顯卡,“名人堂”無論是做工用料還是性能都遠勝其他系列,屬于影馳的頂級產品。比如同樣是GTX960,影馳GTX960名人堂的性能就要比GTX960黑將高出不少。不同的顯卡制造商都有自己各自的后綴,比如七彩虹的頂級產品叫“九段“,技嘉的頂級產品叫”螢火蟲“。NVIDIA公司本身也會生產一些顯卡,但往往是新品和高端顯卡,這類顯卡被稱之為“公版顯卡”,公版顯卡用料奢華,穩定性高,但同時也價格昂貴,沒有功能側重。
4、對比兩款顯卡性能的差別可以用網站GPUBOSS,也可以參考 桌面顯卡天梯圖 和筆記本顯卡天梯圖,更詳細的天梯圖推薦太平洋網絡的 桌面顯卡天梯圖 和 筆記本顯卡天梯圖,軟件檢測推薦用 GPU-Z。
五、主板 Motherboard

1、主板,也是電腦的重要組件之一,它為CPU、內存、硬盤、顯卡、鍵盤、鼠標、顯示器等部件提供了一個安裝平臺,讓這些部件聯系在一起。由于不同代CPU針腳的不同,選購主板時需要選擇與之配對的某系主板。6系7系對應2代3代CPU,8系對應4代5代CPU,100系和200系對應6代7代CPU。
2、高端主板和低端主板的差距在于做工用料,BIOS設計,功能性(超頻)和拓展性(更多接口),但同一系列的主板該有的接口都會有,不會出現這塊主板支持那塊主板不支持的巨大差距。主板的高端低端并不會對CPU性能產生影響,也不會對顯卡性能產生影響。
3、主板屬于有功能性但沒性能的配件,所以主板不像CPU,GPU那樣有性能天梯圖。選購主板時可根據自己的預算可以選擇二線公司做的主板,也可以選擇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一線大公司,可以選擇H系這樣的入門主板,也可以選擇B系這樣的高性價比主板,只要只要主板本身質量過關,能適配上,接口夠用,不需要超頻,任何一款主板都行,考慮空間和散熱可以選擇大板,不考慮可以選擇小板。這一點可以用高端轎車和普通轎車來類比。
六、電源和顯示器
最后理簡單說一下電源和顯示器,電源是一個應該給于足夠重視的環節,通常電腦的其他硬件都不容易壞,如果壞了多數和電源有關,電源的供電穩定與否與整臺電腦的使用壽命有直接相關,廉價的電源很容易讓電腦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選購電源時,一是不要讓電腦的實際最大使用功率不要超過電源額定功率的70%,第二就是要單獨購買口碑好銷量高的品牌電源,切勿選擇買機箱送電源的那種店家。
顯示器主要普通的NT屏幕和IPS屏幕與,普通NT屏幕與IPS屏幕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用手按壓TN屏幕時會塌陷,也就是我們印象中的”液晶屏“,IPS屏幕相對較硬。IPS屏幕相比普通的NT屏幕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比如色域更廣顯示的色彩更加艷麗,還有可視角度更好,從上下左右四個視角上都不會有看不清屏幕的情況。但就性價比而言TN屏幕還是非常高的,在已有TN顯示器的情況下不建議升級到IPS顯示器,但如果全新購買的話,還是推薦IPS屏幕,特別是對于從事設計行業的人來說。至于是不是2K,4K高清屏的話就看你的預算了。
如何選擇電腦?
1、臺式機還是筆記本?
學生黨、經常出差、移動辦公,為了方便攜帶選擇筆記本。臺式機比筆記本的性能高出一截,追求高性能選擇臺式機。相同配置臺式機比筆記本要便宜很多,價格因素選擇臺式機。臺式機可以通過更換部分硬件來達到長期使用,而筆記本的使用壽命在五年左右,5年之后就會老化,同時性能也跟不上時代了。
2、品牌機還是組裝機?
品牌機一般是大公司生產,出廠前經常了嚴格的性能測試,穩定耐用,一般圖方便的人,公司,機關單位選擇較多,但品牌機價格較貴也不可升級。組裝機配置靈活,升級方便,性價比也高于品牌機,有DIY動手能力的人都選組裝機。
3、實體店買還是網上買?
去實體店買的話,賣家的報價肯定會貴一些,網上買的話會便宜一些,你可以先去電腦城實體店逛一逛,然后再到網上買,淘寶京東都可以,京東相對讓人放心一些,淘寶會便宜些,淘寶會有以舊充新情況,注意甄別。
4、網上的整機能不能買?
整機就是商家已經幫你配置好所有的硬件,收到貨插上電就能用。但這里不推薦購買,商家會把某個高性能硬件拿出來大說特說然后在其它硬件上縮水,或者這個硬件是這個版本的乞丐版。買來的電腦部件如果不會組裝可以拿給電腦維修店的師傅裝,組裝費一般不會太貴。
5、二手硬件能不能買?
CPU可以買二手的,CPU不存在一手二手,一是CPU無法山寨,二是CPU非常的耐用會壞的情況極少,可以說是電腦硬件里最耐用的部件,內存是第二耐用的部件,只要內存容量大小一樣,不同品牌之間的差距非常的小,直接在搜索結果里買銷量最大的就行。主板要買全新的或者高端二手的也行,硬盤不用說一定要買全新的,而且一定要買一線品牌的。顯卡二手這里水非常的深,顯卡的核心倒不會有問題,出問題的往往是風扇,如果經驗不足的話,建議不要買二手的。
6、有必要上SSD?
非常建議入手SSD,SSD極大提升了開機速度和文件打開速度,飛一般的體驗,誰用誰知道,128G或者256G用來安裝系統就行。
7、如何開始配置電腦?
首先要明確電腦的用途和預算,離開用途和預算談配置都是耍流氓。二是了解配置電腦存在“邊際效益”,從低端升級到中端帶來的效益是非常明顯的,但如果是中端升級到高端帶來的效益就逐漸變小,這時你需要花很大的價錢才能提升少量的性能。三是了解配置電腦也存在“木桶效應”,電腦的性能是所有硬件共同決定的,如果某一硬件的性能特別低,勢必會影響其他硬件的發揮。你可以使用太平洋網絡的 DIY模擬裝機 或者中關村在線的 模擬攢機來確定大概的配置。這里大概分成三種情況:
(1), 辦公家用型。主要用途包括瀏覽網頁,處理文檔,收發郵箱,看看視頻,運行輕量級游戲(比如英雄聯盟,DOTA),選擇中低配置就足以滿足要求了,可以把錢主要放在CPU上,不需要顯卡。
(2), 大型游戲型。大型游戲都會涉及3D和渲染,所以有獨立顯卡是非常必要的,不然游戲會掉幀幻燈片一樣的運行,這里可以考慮用“低CPU高顯卡”的搭配方式,網吧也是這樣搭配他們的電腦的,
(3), 圖形設計型。通常需要運行Photoshop,After Effect,Premiere,3Dmax這類圖形視頻軟件,運行Photoshop如果不涉及3D和渲染可以采用辦公家用型的配置,其他的情況就需要安裝獨立顯卡了,這對于軟件的處理速度有著極大的提升,可以選擇QUADRO專業顯卡,但往往較昂貴,你也可以采用GeForce游戲顯卡來代替也是可以的,畢竟會便宜一些。
結尾
電腦 (或者叫計算機) 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一臺電腦可以比喻成一個人。CPU可以理解為人的大腦。操作系統可以理解為人的思維方式,沒有安裝系統的電腦就是一堆冷冰冰的物件,就像人如果沒有思想就會變成死人,有的人用Windows,有的人用Linux,有的人用Mac,思維方法不同但目的是差不多的。內存可以理解為人的短期記憶,保存我們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硬盤可以理解為人的長期記憶,保存我們長期記得的事情。有的時候一個東西費了好長時間才記起來,這是因為硬盤讀取速度變慢了,而有的時候一個東西怎么也想不起來,這就好比硬盤出現了壞道,數據丟失了。我們一心一意專心做某一件事時的效率是最高的,就像電腦只運行一個程序時速度最為流暢,電腦程序運行多了就會出現“該內存不能為read ”,甚至直接藍屏,就好比人如果同時想的事情多了,人就會變累需要休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