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G 是一種可以把 Windows 系統裝在 U 盤或者移動硬盤里的一種方式。
因為系統運行的時候是在 U 盤或者移動硬盤里進行的,所以它幾乎可以插在任意PC上使用。

WTG 真正做到了Windows系統的隨身攜帶、隨插隨用,而我只需要在電腦開機時選擇啟動盤就可以體驗到完整的 Windows 系統。
而且這個 Windows 系統不會與電腦原有的系統產生任何聯系,它們只是共用了一套硬件。
比如小編把裝有Windows系統的硬盤插在 Mac 上,系統配置里顯示的就是這臺 Mac 的硬件參數:

如果我把它插到Windows 筆記本上,這個時候系統配置詳情里顯示的就是這臺Win本的硬件參數:

這也意味著就算我使用學校機房電腦或者借用別人的電腦,也可以分分鐘用上我熟悉的那個Windows系統,里邊有我下載好的各種軟件和各種資料。這就省下了我重新去下載、去配置這些軟件的時間,期間系統產生的所有緩存也會保存在硬盤里。
然后等到我用完后把電腦這么一關,硬盤一拔,雁過無痕,誰也不知道我在電腦上干了啥。
其次,WTG 不會占用電腦本身的存儲空間,非常適合那些電腦硬盤容量本身就很吃緊的用戶使用。
每當我需要用到那些macOS沒有軟件,就可以插上移動硬盤,然后運行Windows解決。

在Mac上外掛一個移動硬盤的方式運行Windows,在軟件打開速度上與我在Mac上直接開一個雙系統沒什么兩樣。
當然了,外掛系統用著流不流暢也取決于硬盤本身的讀寫速度。
由于我使用的是固態硬盤而非機械硬盤,所以我閑來無事時甚至可以直接在外掛系統上打游戲,體驗怎么說呢,感覺還行,也沒有發現什么問題。

怎么樣,看到這里你們是不是也想和小編一樣想要擁有一個能裝在口袋里、可以在不同的電腦上直接運行的Windows系統?
其實把 Windows 系統塞進移動硬盤很簡單,除了要有硬盤外,只需要準備好Windows鏡像文件,然后再借助WTG輔助工具就可以制作了。
在制作時,先在WTG輔助工具里導入Windows鏡像所在路徑,然后在下方選擇剛剛插上去的移動硬盤,接著點擊部署,事情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等過幾分鐘 WTG 輔助工具彈出“ 寫入完成 ”后,裝有Windows的移動硬盤就算是制作成功。

至于使用方式就更簡單,插上硬盤,在電腦開機時按下快捷鍵選擇讓系統從外部存儲設備啟動,電腦就會運行裝在移動硬盤里的Windows系統。
Mac 電腦的快捷鍵是Option鍵:

Windows 電腦快捷鍵視品牌而定,自行百度:如何設置讓電腦從U盤啟動: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臺電腦所用的硬件驅動不一樣,所以在第一次運行Windows系統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觸控板不能使用的情況。
這個時候你可以去品牌官網下載驅動安裝到這臺電腦上,或者提前在系統里安裝一個驅動精靈,遇到沒驅動的情況就打開驅動精靈安裝一下驅動即可。
安裝Mac電腦的驅動也是如此,需要在macOS中打開“啟動轉換助理”,然后在“操作”選項里點擊“下載 Windows 支持軟件”到U盤。

然后再把Mac切到Windows系統,插上裝有Windows支持軟件的U 盤,雙擊運行剛剛下載的驅動程序,軟件就會自動幫你安裝驅動。

驅動只需安裝一次,后面使用就無需重新安裝了。